
有人说,室内设计师除了会画图纸会设计,还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其实这话说得并不假,设计师除了要掌握基本的谈单技能,画图技能、设计技能等,还需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对于室内的设计环境以及居住人的基本情况等,设计师必须要去了解和揣摩清楚,不然会直接影响到人在室内的生活和居住质量,这与人的安全、健康、舒适度都有一定的关系。

室内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需求的空间环境。因此,应当在注重室内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空间分布对使用者的心理影响。
01
距离感是个人空间领域自我保护的尺度界定。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需的生理和心理范围, 人们总会根据彼此亲疏程度的不同来调整交往距离。

客厅中沙发的“U”字型排列布局,就有利于会面交谈(如上图)。而下图的“一”字型布局,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沟通效果。

02
领域感和私密性领域是指主体所占有并且可以控制的空间范围,其主要功能是为个人或某一群体提供可以控制的空间。

上图利用电视背景墙隔断进行功能划分,实现动静分离,保证了相对的私密性,达到功能与美学的相对平衡。
现在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厨房,利用操作台将厨房与餐厅划分开,使各个空间功能有了其独立性,却不影响空间与空间的沟通,更有利于家人增进情感交流,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03
安全感是个人空间领域感的外延,这种空间依托的安全感是与生俱来的。
在室内设计中,注重空间给人们带来的归宿感和安全感格外重要。从心理感受来说,人们对室内空间的需求并非越开阔越好,过于空旷的空间会让人产生孤独感。

在设计中,心理学无处不在。室内设计要综合设计心理学中空间色彩的搭配、软装饰材质的选择、空间距离感的控制、 主体对于领域感和私密性的要求以及空间安全感等因素,同时考虑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 以达到一种空间参与者与空间自身高度的互适状态。

既然是室内设计,就是把房子设计并做出来让客户用的,如果不能理解客户的感受和想法,一味的只追求自己的感受,那就不是设计,是纯艺术了。
所以我们的设计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学是硬指标,只为可以更好的理解他人的需要,真正将客户的需求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